想知道什麼是真正的重量訓練(Weight Training,或稱阻力訓練)?這不僅是舉鐵那麼簡單。透過啞鈴、槓鈴等重量訓練器材施加阻力,能有效刺激肌肉生長、提升肌力,正是重量訓練肌力訓練的核心價值。
無論你是想了解重量訓練是什麼、好奇重量訓練好處(如提升代謝、改善體態),或是煩惱無法去健身房能否在家執行——別擔心!我們將解析重量訓練在家的實用方案,從器材選擇(如關鍵的重量訓練啞鈴)到空間佈局,證明居家訓練同樣高效。
本指南更帶你掌握:
➜ 重量訓練菜單設計心法:如何安排重量訓練組數、次數與休息時間?
➜ 精選全身重量訓練動作清單(重量訓練有哪些必練項目?)
➜ 啞鈴重量選擇秘訣與進階技巧
➜ 常被忽略的重量訓練呼吸要領(關乎安全與力量輸出)
➜ 重量訓練時間分配黃金法則
特別剖析「重量訓練減肥」真相:破除單次重量訓練消耗熱量的迷思,揭示「肌肉量提升=24小時持續燃脂」的科學機制。透過重量訓練阻力訓練的本質解析,你將學會結合飲食與運動,打造不易復胖的體質!
重量訓練是什麼
重量訓練英文:Weight Training 是一種透過對抗外部阻力(如啞鈴、槓鈴、器械或自身體重),進行肌肉收縮的運動形式。它的核心本質就是一種 重量訓練阻力訓練 ,主要目標在於提升肌肉力量、增加肌肉量,並改善整體身體機能。與單純跑步、游泳等「有氧運動」不同,重量訓練強調的是短時間、高強度、針對特定肌群施加阻力的方式,達到 強化肌肉與骨骼 的效果。許多人也會稱它為「 重量訓練肌力訓練 」,因為提升肌力正是其最核心的訓練目標之一。
7個不可不知的重量訓練好處
重量訓練菜單中加入有氧運動
做有氧就好,還是一定要做 重訓 ?」答案是: 兩者功能互補,缺一不可!
重量訓練(阻力訓練/肌力訓練): 專注於提升肌肉量、肌力、骨密度、基礎代謝率。是雕塑體態、打造「易瘦體質」、預防肌肉流失的基石。其重量訓練消耗熱量 的價值更多體現在「後燃效應」和長期的基礎代謝提升。
有氧運動: 專注於提升心肺耐力、短期內消耗較多卡路里、改善心血管功能。
結合兩者(例如:每週安排3天 重量訓練 + 2天中等強度有氧),能達到最佳的健康、減脂( 重量訓練減肥 效果最大化)與體能提升效果。重訓打造身體的「引擎」(肌肉),而有氧則優化「引擎」的運作效率與持續力。放棄任一方,都是健康拼圖的缺失。
嚴選重量訓練器材:場所與基礎準備
無論你是偏好專業健身房環境,還是想利用居家空間靈活安排「 重量訓練時間 」,掌握基礎場地規劃與器材選擇,就能踏出成功的第一步。本章將帶你打造最適合的訓練空間,並解析必備的「 重量訓練器材 」!
重量訓練在家輕鬆安排
時間彈性、省去通勤是「 重量訓練在家 」的最大優勢!你不需要超大空間:
- 地面選擇: 鋪上 健身地墊 能緩衝衝擊、保護地板與器材(尤其做啞鈴訓練),也能防滑。
- 必備條件: 良好通風、鏡子 (觀察動作姿勢)、 足夠照明 (安全第一)。
- 優點: 時間彈性高、私密性佳、初期成本可控(適合想嘗試者)。
- 挑戰: 器材選擇受限於空間/預算、缺乏專業器械、需更強的自律性。
- 適合對象: 新手入門培養習慣、行程繁忙者、預算有限或單純偏好在家訓練的人。即使是小空間,「 重量訓練在家 」也能運用 自身體重 和基礎器材(如 啞鈴 )達成有效訓練!
必備「重量訓練器材」清單:從簡易到專業
無論在家或健身房,「 重量訓練器材 」是提供肌肉「阻力」的關鍵。以下從核心到進階介紹:
核心基石:「啞鈴」的選擇與應用 (重量訓練啞鈴 / 啞鈴重量)
- 新手首選 - 可調式啞鈴: 一對啞鈴搭配多組槓片,能快速調整「 啞鈴重量 」,節省空間與成本,非常適合「 重量訓練在家 」的限制。
- 固定重量啞鈴: 手感紮實、更換快速,但需購入多組不同重量,較佔空間(健身房常見)。
- 「啞鈴重量」怎麼選?(重量訓練啞鈴核心關鍵)
- 新手起點: 女生建議從 1-3kg 單支開始,男生從 5-7kg 單支嘗試(依個人體能差異調整)。
- 漸進必備: 肌肉會適應!當你能輕鬆完成目標次數時,就該 逐步提升「啞鈴重量」 (約增加5-10%),實踐「 漸進超負荷 」原則。
- 「重量訓練啞鈴」萬用動作: 啞鈴深蹲、啞鈴臥推、啞鈴肩推、啞鈴划船、啞鈴彎舉、啞鈴硬舉等。幾乎練遍全身!
重量訓練阻力訓練動作庫大公開:高效練全身
精準掌握核心「 重量訓練動作 」,打造你的黃金「 重訓課表 」!精選必練動作,適用 重量訓練器材 或「 重量訓練在家 」簡單裝備。
重量訓練下肢核心動作
槓鈴/啞鈴深蹲
- 肌群: 股四頭肌、臀大肌、腿後腱
- 核心要點: 腳略寬於肩、屈髖向後推臀、背打直、膝對腳尖( 脊椎中立,避免膝內夾! )
- 器材: 健身房用槓鈴; 居家選啞鈴或自體重
- 重量訓練組數建議: 3-5組 x 8-12次

槓鈴深蹲
槓鈴/啞鈴硬舉
- 肌群: 臀腿、下背、核心( 全身性動作 )
- 核心要點: 屈髖為主、背絕對打直、槓鈴貼腿、核心繃緊( 嚴防拱背! )
- 器材: 居家可用 啞鈴或壺鈴
- 組數建議: 3-5組 x 5-8次(強度高)

槓鈴硬舉
重量訓練推項肌群:胸、肩訓練
啞鈴/槓鈴臥推
- 肌群: 胸大肌、三角肌前束、三頭
- 核心要點: 肩胛後收穩定、手肘角度約45-70度、軌跡垂直
- 居家替代: 啞鈴臥推 、彈力帶胸推、伏地挺身( 經典重量訓練居家動作 )
- 組數建議: 3-5組 x 8-12次

槓鈴卧推
啞鈴肩推
- 肌群: 三角肌中束為主
- 核心要點: 核心穩定、垂直向上推、避免拱腰
- 器材首選: 啞鈴 (自由度最高)
- 組數建議: 3-4組 x 10-15次( 小肌群適用高次數 )

啞鈴肩推
引體上升/替代方案
- 肌群: 闊背肌、二頭
- 居家替代:
- 彈力帶輔助引體
- 澳式引體(低階替代)
- 彈力帶滑輪下拉
- 組數建議: 3-5組 x 盡力次數

引體向上
啞鈴彎舉
- 肌群: 肱二頭肌( 雕塑線條關鍵 )
- 核心要點: 上臂固定、不搖晃借力
- 器材: 啞鈴 最簡便
- 組數建議: 3-4組 x 10-15次( 高次數低重量 原則)
啞鈴彎舉
核心穩定訓練
棒式支撐
- 肌群: 深層核心肌群
- 核心要點: 身體成直線(頭肩臀踝)、核心收緊、不塌腰或抬臀
- 居家必練: 無器材,隨時強化穩定
- 組數建議: 3-5組 x 30-60秒
卷腹
- 肌群: 腹直肌(上腹)
- 核心要點: 下背貼地、用腹部發力帶動( 嚴禁用手拉頭頸!

棒式支撐
重量訓練消耗熱量:效率最大化
複合動作 指同時活動 多個關節 並徵召 多個肌群 協同工作的訓練動作。孤立動作 則專注於活動 單一關節 ,並將訓練壓力盡可能集中在 特定目標肌群 上。
- 複合動作 (深蹲、硬舉、臥推、划船) 的價值:同時訓練多肌群,效率高。
- 孤立動作 (二頭彎舉、側平舉) 的應用:精雕細琢特定肌群。
設計「重量訓練菜單」的核心概念
優先選擇「複合動作」(如深蹲、硬舉、臥推)高效刺激全身大肌群,佔課表70%以上。
嚴格遵循「漸進超負荷」:逐步提升重量、次數或組數,迫使肌肉持續適應生長。
保持「肌群訓練平衡」:推(胸肩三頭)與拉(背二頭)動作配比均衡,避免前後失衡受傷。
規劃恢復週期:同一肌群間隔48-72小時恢復,搭配適度有氧與伸展。

進階「重量訓練」關鍵要素:成效倍增秘訣
重量訓練呼吸要訣
- 力量輸出關鍵: 吐氣時核心收緊產生「 腹內壓 」,穩定脊椎如人體天然舉重腰帶,大幅提升爆發力(突破大重量必需)。
- 安全防護機制:
節奏性呼吸確保供氧,防止「 缺氧暈眩 」風險;
下放階段吸氣擴張胸腔,避免「 閉氣過久 」造成血壓飆升(降低血管壓力)。 - 動作效率核心: 正確呼吸提升神經肌肉控制力,減少代償晃動,直接降低「 脊椎受傷 」機率
重量訓練減肥的核心機制:破除熱量迷思
迷思釐清:
單次「重量訓練消耗熱量」數值(如智慧手表顯示)通常低於同時間的有氧運動,因重訓以「無氧系統」為主,燃脂比例僅約20% vs 有氧60%。但只看當下數據將嚴重低估重訓價值!
關鍵作用1:EPOC後燃效應
中高強度重訓後,身體需耗能修復肌肉、回補能量,產生「運動後過耗氧」(EPOC),持續提升代謝率最高達36小時,增加總耗能6%-15%(研究:Heden et al., 2021)。
關鍵作用2:肌肉=24小時燃脂引擎
每增加1公斤肌肉,每日基礎代謝率(BMR)提升70-100大卡,等於打造一部持續運轉的「被動燃脂機器」。這才是「重量訓練減肥」長期不復胖的根基!
最強減脂策略:
✅ 重訓增肌(提高基代)+ 飲食熱量赤字(核心關鍵!)+ 每週150分鐘中強度有氧(輔助)
實證:此組合比單純有氧多減67%純脂肪,同時維持肌肉量(Willis et al., 2012)。
行動方針:
- 忽略單次「重量訓練消耗熱量」的數據誤差(器械常低估阻力訓練熱量)。
- 每週3次全身重訓(深蹲、硬舉、划船等複合動作為主)。
- 每日蛋白質攝取達體重x1.6-2.2克,支持肌肉修復。

重量訓練常見問題FAQs:專家一次解答
一週應該安排幾次「重量訓練」時間?
新手2-3次(全身性訓練),進階者4-5次(分肌群訓練),至少休息1-2天恢復。
每次重量訓練時間多久最適合?
45-60分鐘(含熱身收操),高強度訓練超過60分鐘效益遞減。
「重量訓練減肥」真的有效嗎?為什麼我體重沒掉?
有效但體重≠成果!肌肉增+脂肪減會使「圍度縮小」(腰腿變細),體脂率比體重更重要。
該如何選擇適合的「啞鈴重量」?
6-12次力竭為準:選能標準完成次數,最後2下感覺吃力但不變形的重量。
訓練後肌肉酸痛是正常的嗎?
DOMS(延遲性酸痛)正常,尤其新手或新動作;但「關節刺痛」或持續一週以上屬受傷警訊。
伸延閱讀